1958年的薄扶林村測量圖(來自中大網頁) |
歷史:——
根據一些資料記載,清朝康熙年間三藩之亂(記得鹿鼎記嗎)時,約有2000多名客家人從大陸避難到香港,尋覓之下,部分人發現薄扶林這個山谷之地水草肥美,可供棲身,於是落戶在此,成為香港島最早的原居民。
早期薄扶林村民以陳姓、黃姓、羅姓為主,客家人務農為生,村落沒有建成圍寨形式,估計是與地方淺窄有關。
1819年編纂的《新安縣志》提及,香港島有三條村落,分別是薄扶林村、赤柱村、香港圍,薄扶林村建築當時以石屋為主,被形容為「依山傍澗,結構頗雅」。
據說,薄扶林在開始時稱為「薄鳧林」,「鳧」即是野鴨,相傳「薄鳧林」因野鴨聚居而得名,也有人考究後稱早期應該是叫「泊鳧林」,後來才讀成薄扶林。
牛奶公司牧場1885年在薄扶林村後山坡開業﹐是香港第一個牧場﹐也是香港工業發展的源起,牛奶公司優先聘請村民,並且帶動村裏的飲食、糧油雜貨等生意。社區因而成型。
(跳躍式介紹)二戰後,大量中國難民到香港避難,部分湧到薄扶林村,村內居民數目增至超過100戶,菜園紛紛被用來起屋。後來房屋愈來愈多,密密集集的寮屋,令美麗村落特色消失,變成「貧民窟」一般,這也是當局目前要改造發展房地產的其中一個理由。
形態:——
如今的薄扶林村,房屋以石屋及鐵皮屋為主。村屋沿著山坡而建,遠看頗有拉薩布達拉宮的氣勢。
薄扶林村分為三個部份:中部為「圍仔」,南部為「菜園」,村尾為「龍仔督」。
近年有一班立志保存古村特色的志願人士在村內默默耕耘,2014年還發起油屋頂活動,動員並幫助居民將鐵皮屋頂油成不同顏色,令薄扶林村增添色彩。
文化特色:——
薄扶林村與大坑一樣有舞火龍的傳統活動,中秋節當晚舉行,火龍插滿點燃的香,在一批精壯青年舞動下,先在薄扶林村口起步,之後在村內小巷中巡遊,到伯公塔和李靈仙姐塔前拜祭,最後舞出薄扶林到,舞到華富邨附近的瀑布灣,將火龍沉入海中,「龍歸滄海」。
李靈仙姐塔是一座高約5米的靈塔,估計建於1916年。
薄扶林村內保留不少民間信仰傳統,有兩座「伯公壇」,分別在村頭與村尾,客家信仰中的「伯公」是村莊間的神明。
村內尚存牛奶公司合作社等遺址,村內大街(實為小巷)還有不少數十年前風味的香港小店,村裡各類生活設施基本齊全,有魚檔、肉檔、水果檔,食雜店、裁縫店、小酒樓等應有盡有。
在薄扶林村村外圍有一棟七層高的牛奶公司員工宿舍,均已荒廢多時,多年前當局聲稱要清拆,但圍了綠色網至今。
位置:——
薄扶林村在薄扶林道中段,西環與香港仔的中間,大型屋苑置富花園的東邊。薄扶林村對面就是中華廚藝學校,著名的伯大尼修院(現在是演藝學院校區和結婚、婚紗攝影勝地)、德格拉斯堡(後來是納匝肋修院,現在是香港大學大學堂)也就在附近。而村後山就是薄扶林水塘和薄扶林郊野公園,村東是傷健營和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。
這裡距離置富花園商場、巴士總站僅5分鐘步程,生活還是很便利的。
現狀:——
薄扶林村居民曾多次要求政府給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權益,但被拒絕。由於該片地皮位置絕佳,面積廣闊,目前不僅政府有意清拆,地產商更虎視眈眈。
村內原有薄扶林官立小學,現已改為德瑞國際學校。
2015年6月16日,香港發展局在第四期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」記者會宣佈甄選結果, 其中一個項目是薄扶林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,會交由香港明愛活化為「薄鳧林牧塲」。
:——
要了解薄扶林村,2012年由三聯書店出版的《薄扶林村:太平山下的歷史聚落》頗值得一讀。
古蹟遊覽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